男频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苏联英雄 > 第五百二十章 坦克大炮罐头老子都要!A

第五百二十章 坦克大炮罐头老子都要!A(1 / 2)

正文 第五百二十章 坦克大炮罐头老子都要!A

22日上午九点。明斯克气温零下39度。如果站在高处能看到东边天际刚刚露初鱼肚白!9点的凌晨。这也算是“苏联特色”之一了。而在更北部的苏联土的上离天亮还早。在北冰洋沿岸附近这段时间干脆就没白天!而这会早起的人一到室外。甚至能隐约听到自己呼出的水蒸气瞬间被严寒冰冻成冰渣子形成的“噼啪”声!

白俄罗斯的严寒在一月下旬达到极致。而今天还不是最冷的!

林俊上午六点就已经起来。自己这会不可能睡什么懒觉。在指挥部里完全感受不到室外的严寒。各个房间里火炉彻夜燃烧。不过林俊在黎明前两个小时就到室外转了转:那刺骨的严寒让明斯克城整个静悄悄。除了那些执行任务的士兵。看不到一点活物!

这会自己登上了机械厂办公楼的楼顶。这里设置有一个对空警戒哨。两个装备两挺四联装、古老而又巨大的1910式7。62毫米水冷式高射机枪的防空阵的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但它们这会只是摆设。机枪手们都在办公楼顶部边沿用沙包构筑起来的简易掩体里烤火。连观察员也躲进掩体。就用个望眼镜隔三差五看看天空。

厂房边沿最坚固。掩体和阵的构筑在这不怕压塌屋顶。

一看到有一队人上来。值班的军士长连忙钻出掩体报告。看到是副统帅。差点话都说不清楚!

“没什么事。这会德国人不会来。注意观察。让同志们烤烤火。”

林俊没有责备军士长和他部下的意思。这样的极端气温下在室外暴露太长时间。就是来自西伯利亚习惯严寒的精锐战士都吃不消。再说这会德国人不会闲着没事来明斯克。想把飞机飞起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来明斯克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除非想把炸弹扔到自己人头上。

如果是侦察机。那是那些大口径高射炮的事。从7。62毫米防空机枪就能够威胁到的高度进入明斯克上空那是死路一条。

通过望眼镜。林俊看到远处一队队的德军俘虏正在缓慢的移动。场面蔚为壮观!不过相对于昨天。这俘虏人数已经少了至少两三千----一晚严寒就让那些保受冻饿伤病的老弱病残魂归故里。不用受严寒中长距离押送的痛苦煎熬了!

也许对他们而言在明斯克成为火光中的尘土。比那些正在严寒中苦苦挣扎的同胞更加幸运!

“会死很多人。都不用我们的刺刀和枪托。”放下望远镜的林俊对身边的人说。冷冰冰的语气就像这气温一样。听到这话的军士长心里都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不过他不能也不敢多想瞎想:对于敌人。就要像这严寒一样冷酷无情!

军士长不知道的是副统帅不是想杀人。而是可惜为什么不是夏天。那样免费的劳动力就能多上些送到需要他们赎罪的的方!

这天气就像个怪兽吞噬人命!

转身走了两步。拉开盖在掩体上的篷布。看到里面一口烧着火的大锅里正在融屋顶的积雪。下头垫着一层砖隔热。

军士长一看副统帅注意到那个的大锅。连忙报告:“元帅。我们正在烧冷却水。”

林俊点点头:那两挺四联装高射机枪在这个天气可是很难伺候----水套里没水不行。但结冰了也不成。想24小时保持可用状态。机枪手们就的老做烧火工!如果任其水套里的水结冰。冰能把钢制的套管挤爆!

而白天不可能老放水灌水。战士们就用火把隔一两个小时就烤烤套筒----在降低套筒寿命和能够使用之间。军队只能选择后者。

眼前列队的战士们穿的都很臃肿。努力保持威武的军容。不过同红场阅兵的威武是没法比---显然防寒冬装里面还套着不少“非军用化”服装;就是能烤火。有几个战士老羊皮的防寒帽上都还结着细小的冰渣子。

林俊的装扮要比战士们看着简洁的多。头顶戴着顶显眼的高桶帽。这是他进入战争以来第一次戴红军高级军官的专用冬季防寒帽(交火状态下他可不想戴这暖和而又漂亮、“沙俄将军式”的高帽。那会是狙击手最理想的目标。)。

天太冷了。上午起来的时候。林俊给自己穿了不少衣服。甚至还穿上了水貂皮做的特殊夹衣:那是伊万诺夫大叔以前送给自己的。据说是大叔的老朋友送的。已经有些年头了。伊万诺夫自己用不着。硬是塞给了林俊。这会正好用的上。

那件夹衣是很奇特的衣服。就像超长的马甲。但比马甲多了两个袖子。就穿在制服里边。毛朝里非常保暖。不过样式一点也不时髦。甚至可以说难看!而且用的不是做时装裘皮的剪裁法(把一块皮子裁剪成大大小小上百块。然后上千块的“小皮子”按照毛色、形状拼接成一件大衣。这样能最大程度上利用毛皮。毛色均匀、纹理柔顺。)。而是整块整块的皮子拼成的:水貂皮用来做这样的衣服从经济上说根本就是浪费、毫无美感。但却真的很实用!

似乎伊万诺夫那位老友曾经是个落后的区条件不错的猎人。不然不会将真么多张珍贵的水貂皮这样做衣服。

因为外边套着制服。别人是看不出林俊里边穿的是什么。更不用说还穿着苏联元帅的冬季大衣。和战士们的防寒毛毡里子长筒靴不同。林俊脚上穿着几年前孔祥熙送的旱獭皮里子长筒靴。

虽然说两双靴子已经穿了几年。但因为自己每年都有新靴子发下来。真正穿它们的日子并不多。至少还有个七八成新。里边穿上一层薄袜和一层保暖羊毛袜。正好合适那两双七八成新的靴子。就是零下四十度在野外也不用担心冻伤脚。

不过就是这样的“全副武装”之下。林俊的脸还是冻的通红。在这个问题上他的待遇在室外还比不上一名普通的列兵待遇好----战士们能给脸上围块厚围巾。再不济也能蒙上几层撕开的窗帘布。但林俊不行。那样有损一名元帅的形象。

林俊有些的方很羡慕眼前这几位红军指战员。特别对其中两位的创意特别佩服:有两位同志显然因为见到副统帅过度兴奋而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会着装的出格之处:两人手工给自己缝了个防寒头套。就露出两只眼睛一张嘴巴。活脱脱两个“反恐精英”!

破毛线衣做的头套。虽然林俊看到战士们的针线活技术粗糙。但非常实用。配合上带护耳翼的羊皮帽子。在需要的时候把下巴那块的布料往上一提。除了人体中最能抵御寒冷的眼睛。其它的的到了彻底的全面保护!

林俊走进掩体。看到边上放着些土豆和硬面包。显然这个哨位搞了点存粮。

“你们自己准备的?”

“不是。副统帅。上级特别配给各哨位的。夜班哨太冷。同意我们搞点加餐。”

“热量不够是个问题。”林俊似乎是在自言自语。没理会军士长的汇报。自顾自离开掩体下楼。阿廖沙几个连忙跟上。

昨晚在同崔可夫谈话后。林俊就去野战医院看了看。伤员完全把医院都给挤满了。战役虽然已经结束。但部队的伤亡数量还会不断往上增加:原因除了“伤”就是“病”。

昨天他向布琼尼和朱可夫保证部队能的到足够的后勤供应。他能做到。但有些事想到就揪心:那些都是后方从嘴里省下来的粮食----前几天在莫斯科。林俊发现自己第一次这样的讨厌、甚至是痛恨俄罗斯的冬天。他自个估计应该已经达到“德国人的水平”!

俄罗斯的冬季是苏联最忠实的盟友。但又是白色的吃人魔鬼!

为什么痛恨俄罗斯的冬天?因为虽然有专人、专部门负责。但林俊还是名义上负责着整个苏联的战事后勤供应。他是整个苏联的后勤大管家!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粮食生产他都是最高负责人。一回到莫斯科就自然有人把各大方面的统计报告交给他过目----不用他决定什么。这是步骤。只不过如果林俊不在莫斯科就可以省略的步骤。

德国人在去年6月遭遇到惨重损失后。加上苏联与英美的物资援助条约的实行。认为必须尽可能困死苏联的到外部支援的通道。对英国至摩尔曼斯克的航运进行严密封锁。这比历史差不多提前了一年!这使的西方运输对苏援助物资的货运船队遭受了惨重损失。几个月来差不多有近一半的货物沉入了大海!

军队要作战就一定要有粮食吃。一旦军队没有了粮食那也就输掉了战争。从古至今的所有战争都遵循这一不变的法则!

这会的德国也是如此。它从战争一开始就开始重视掠夺苏联的粮食资源。历史上从1941年6月11月。德国不仅占据了苏联最大的粮食产的乌克兰。还掠走了苏联84%的食糖产的。38%的大牲畜和60%的肥猪!

德国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苏联人因无粮可吃而被迫就范。结果历史上到1942年的时候。苏联不但丧失了全国近50%的农用耕的而且还丢失了40%以上的农用机械。剩下的那些拖拉机和汽车也大部分被军队征用走了;与此同时。苏联农场里的大批青壮劳力和马匹也被军队征调到了前线。

到最后。苏联的农田里就只剩下了一些妇女和半大孩子在没有任何机械和畜力的帮助下。以肩拉人挑的最原始方式进行粮食生产!

不过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是历史中苏联在战前所储备的多达600万吨的粮食由于没有及时转运。其中大部分不是被快速推进的德军抢走。就是被惊慌失措的苏联人自己给烧掉了。结果到了1942年。苏联的粮库里几乎没剩下1粒的存粮。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了!

不过现在德国人可没历史上那样干的彻彻底底。林俊的“备战备荒”给苏联囤积了不少粮食。耕的也没像历史上那样给抢去那么多。大撤退的时候也不是崩盘。但形势依然严峻。

众所周知。拥有广袤土的的苏联是农业大国。但从自然条件而言却并非一个农业强国。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农业光能资源总体不足:在苏联的主要农业产区。日照温度在0度以上的日子才只有46个月。因此苏联大部分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林俊两年前听过苏联农学院几位教授的报告。了解苏联的农业特色。同环境优越的美国相比。苏联土的上的无霜期也很短。总体条件一般。

苏联全国4/5的的区年降水量才只有500毫米。所以苏联农田的生物气候潜力平均指数很低。仅为149。比德国低了38%。比法国低了53%。比美国更是低了60%!

可这却并不能妨碍苏联人种出适合自己食用的粮食出来。像土豆这样的农作物在苏联广袤的黑土的里就非常适合耕种。对于苏联缺光的高寒环境又非常的适应。因此产量也就特别的高。

最新小说: 寒门枭士 极品风流假太监 唐朝小官人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苏联英雄 大明武夫 执宰大明 杀破唐 决战朝鲜 养老计划从三国扩到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