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频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334章 锦州之战(1)

第334章 锦州之战(1)(2 / 2)

洪承畴命令加快行军速度,救兵如救火。

锦州明显是这一战的关键节点,如果锦州出了问题。宁远和义州也就危险了,到时候如何相孝庄皇太后和皇上交代?

在离锦州城百八十里地的时候,洪承畴临时命令队伍停下来,整休兵马,然后四路大军齐头并进,直扑锦州城外的明军。

肃亲王豪格、护军统领鳌拜各率1万八旗精锐,对大凌河流域的明军展开攻击。

与此同时索尼和汉臣马国柱各统兵1万,对小凌河流域的明军展开攻击。

洪承畴和英亲王阿济格率1万人马,作为后援,哪路不济支援哪边。

但是四路清军接连传来了捷报,全都是明军溃退。

无论是大凌河之战,还是小凌河之战,清军大炮一响,然后发起猛攻,明军就溃败下去,全都是这样。

对于这样的胜利,洪承畴也感到有些意外,明军如此不堪一击?还是自己真的运筹得天衣无缝?

豪格、鳌拜,索尼,马国柱,这都是能征惯战之将,所部都是八旗精锐,野战又是清军的强项。因此经过他这一番分析,觉得胜的也合情合理,明军的溃败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他心里总感觉不踏实,因为这样的胜仗似乎太顺利了,顺利得令他难以置信。

但是洪承畴何尝不知,历史上的大小凌河之战,都是以明军的失败而告终。现在明军又败了,这是重蹈当年的覆辙,还是暗藏玄机?

不只是洪承畴怀疑,肃亲王豪格、护军统领鳌拜、索尼等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们都是过来人,跟林毅打过交道了,他们觉得眼前的明军是有意撤退而不是溃败。

但是林毅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竟然困城了,为什么还要故意撤退,这里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

明军的战斗力,他们现在一点也不敢小觑。什么野战是他们清军的强项,那只能是过去,经历了山海关大战和皇姑屯之役,他们现在谁也不敢托大了。

因此三将谁也没敢乘胜追击,唯有马国柱,没有吃过林毅的亏,带兵追杀,一口气追出十几里地,一直追到锦州城下,看到其他几路人马没有追来,他也停下了,整顿兵马待命,期间明军始终是溃败。

豪格、鳌拜和索尼,纷纷来见洪承畴,说这绝对是明军的阴谋诡计,不可轻敌冒进。

洪承畴思虑了下,眼前明军已经退去,锦州城之围就这样解了。他们如果不敢进城,难道一直驻扎在城外吗?

但是又觉得豪格等人之言,并非杞人忧天,派出探马打探,锦州城外的明军彻底撤退了,一个都没留。

为了稳妥起见,洪承畴将大队人马驻扎在城外,又过了两天,得到报告说明军已经退出二百里之外。

洪承畴实在想不出明军会有什么阴谋。但是如此在城外耽搁下去,算怎么回事儿?来救援的兵马,打退了明军却不敢进城,传出去人家会笑他胆小如鼠。

于是他决定移师城中。

5万大军开进了锦州城与锦州城的2万守军合在一起,七万清军庆贺胜利,这些兵将们都对洪承畴伸出了大拇指。

多尔衮、豪格、鳌拜等等,均打了败仗,洪承畴一出马,连战皆捷,果然是非同凡响。

但是就在他们弹冠相庆的时候,又带他们坐下商议,如何夺取杏山松山和塔山的时候,翌日,也就是洪承畴他们进城的第二天早上,突然有人来报,十万明军去而复返,一夜之间将锦州城为了水泄不通。

洪承畴闻报愕然,立即带着肃亲王豪格,英亲王阿济格,护军统领鳌拜,大臣索尼,汉臣马国柱等,登上了城头。

果然锦州城外,一夜之间兵山将海,里三层外三层,一眼望不到边,全都是明军。

洪承畴大呼上当,原来明军此前的一败再败,一退再退都是假的,这坑挖的又深又隐秘……

最新小说: 寒门枭士 极品风流假太监 唐朝小官人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苏联英雄 大明武夫 执宰大明 杀破唐 决战朝鲜 养老计划从三国扩到诸天